Sunday, November 21, 2010

修行

 

 

净空法师


今天這個時代,生活緊張,壓力沈重,工作繁忙,我們用什麼方法、什麼態度來學佛?待人接物要「外不著相,內不動心」,這一句佛號就念好了,念的就得力了。念佛求什麼?求一心不亂。你是二心、三心,見色聞聲,心都亂了,這怎麼行?念得再多也不行。
  
所以要記住,我修一心不亂的,我修清淨心的,心淨則土淨。接觸外面社會,外面人事紛紛來擾亂,對我們來講是很大的恩惠,為什麼?我們在這個境界裡面,時時刻刻考驗自己功夫得不得力。
我看到了,聽到了,心裡生煩惱,我的功夫不得力。那是菩薩,那是我老師!他來告訴我:你不行,功夫不得力!你面對這些人與事,不著相、不動心,很清淨,他就告訴你:你的功夫得力了。
所謂「歷事鍊心」,在人事裡面鍛鍊自己的清淨心,鍛鍊自己的平等心,才能圓成佛道。

Tuesday, November 16, 2010

「修行」



净空法师

「修行」即於日常生活、大眾相處中,起心動念之刻,修正自身錯誤行為。處處修正自己,即是化解衝突根本之道。

自性本無對立,凡存對立之念,即屬根本錯誤,一切煩惱習氣皆由是而生。心無對立則常保清淨、平等、覺。

要學,學諸佛菩薩轉境界,不為境界轉


净空法师

要學,學諸佛菩薩轉境界,不為境界轉
 
 
境隨心轉,那就得大自在。我們不行,我們迷了,迷了自性是什麼?是心隨境轉,苦不堪言,我們受外面環境管、操縱,哪有樂受?人真能轉境界,真的樂就現前。真轉境界,外面是什麼境界?給諸位說,外面就是極樂世界。所以中峰禪師講的話真的,不是假的,「此方即淨土,淨土即此方」,為什麼?他境界跟心轉了。學佛不是學別的,就得學這個本事。迷失自性的人還在造惡業,他們生活是現在這個娑婆極苦的世界。真學佛的人,真念佛的人,境界一轉,現在地球是什麼?是極樂世界,你所看的芸芸眾生個個都是佛。就像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一樣,看到這個社會上男女老少各行各業,全是善知識在示現,就好像在舞台上表演,你在下面看戲,表演有正面的、也有反面的,都演得好。把宇宙之间 性相 理事 因果, 一天到晚一年到头没有终止表演给你看。我们在地球上,是在戲院里面看戲。你说 你多自在。我所说的话都是真的,都不是假的。所以要学,学诸佛菩薩轉境界,不為境界轉。

Sunday, November 14, 2010

“感别人的恩,改自己的过”



净空法师 胡小林: '三年半的学习时间,逐步发现自己的过错,我们现在提出的口号是:“感别人的恩,改自己的过”。学习弟子规、学习传统文化说到底,最后落实的就四个字,感恩与改过。我怎么感恩?你把过错改了,你就会感恩了。我怎么改过错?你会感恩了,你就能改过错。感恩和改过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,之所以不会感恩,就是因为有过错,正是因为有过错,所以你才不会感恩。感恩是看破,知道恩在哪里,知恩报恩;改过是放下,之所以放不下,不知道恩在哪,正是因为不知道恩在哪,所以你才会犯过错。所以改过是止,感恩是观,观察、看

修行

净空法师

要晓得,修行就在日常生活当中,就在起心动念之处,我们对人、对事、对物,还有没有贪著?还有没有嫌弃?顺自己意思的生欢喜心,不顺自己意思生嗔恚心,这就造业了。
我们还有分别执着,我们还没有放下,心里面还有计较,还有是非,还有得失,还有好恶,这是道道地地的六道凡夫,这怎么得了。。

如何面对病痛



如何面对病痛

by 净空法师 on Sunday, November 14, 2010 at 12:32am

玄奘大师圆寂的时候,他生病。有学生就问他:您老人家修行有这么好的功夫,一生翻译这么多经典,有这样大的功德,怎么走的时候还生病?

他说那是无始劫以来的罪障,重罪轻报,在这一次病痛当中,所有业障都消除了。  我们今天是病痛很多,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什么病都没有了。给诸位说,你把一切万缘放下,就想西方极乐世界,你这一想什么病也没有了,一切法从心想生。 


心一定要清净。心里面所思所念全是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,那还有什么病?没病!  如果我们念念当中想过去、想未来、想世间五欲六尘,那当然生病,为什么?这就是病根,天天想病根,人怎么会不生病! 生老病死,修行人真正是没有老苦、没有病苦、没有死苦;生,过去了,都忘了。

一切众生不能避免的生老病死这四种苦,修行人没有了,四个都没有了,这是真的,一点都不假。

学佛的人可以求佛加持,但是不可以求感应,不可以求神通。我们常常听说,某人学佛着魔了。为什么会着魔?就是这种心态不正确,错误的心态容易招来魔障。学佛的人只要老老实实依照经典的理论、教训来修学,就会有不可思议的效果。

我们所讲的效果、讲的成绩,就是心地一天比一天清净。心清净,身就清净。身心清净,第一个效果,我告诉大家,决定不生病。

很多人这个地方病,那个地方痛;身心清净,病痛可以立刻消除,身心健康,自在快乐,这就是效果,离苦得乐马上就能够见得到。 心不干净,身不干净,就会生病;身心清净,病从哪里来,不可能来。


这一点,诸位要希望自己身体健康,不生病,你要好好地注意。
我们身要动,心要静,心不但要静,心要虚,心里头一无所有,这样的人决定长寿,这样的人决定不生病。

所以诸位要想一生不生病,不胡思乱想就不生病,胡思乱想是一定会生病的。  病从哪里来?今天大家知道了,从胡思乱想来的,你想得愈多,病就愈多;不想,病就没有了。


这一句阿弥陀佛要怎么念法,才会相应。同修们应该明白,这个关系非常非常重要。这一句阿弥陀佛是依据自己深信切愿念出来,这个佛号才相应,这是正宗的净宗的正行,正修行法。  

我们凡夫往昔今生造的恶业太多,现前业障深重,所以惹上一身的病痛。如果心理健康,心地真诚、清净、平等,这个身体有一些小病,很容易恢复正常,为什么?境随心转。我们这个身体是境,境随心转,心理健康比生理健康更为重要!


Thursday, November 11, 2010

放下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同修正忙(指事相) ........在心里没有牵挂(指放下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一心专念阿弥陀佛!!!  感恩!



净空法师 世间的拉杂事,都是脱离三界、往生极乐世界的障碍,我们放不下也得放下。但是放下并不是指事相上放下而是在心里没有牵挂。世间的善恶、是非,佛法、非佛法,都要从心里真正放下,专念一部经、一句阿弥陀佛,这一生必定圆满成就。

Monday, November 1, 2010

修行







净空法师法语- 修行

by 净空法师 on Tuesday, November 2, 2010 at 1:35am
◎处事难,处人更难;处事待人都要做得圆满如法,这些就是修行。


◎学佛的人,心有所求最好劝人求佛菩萨,求'人'求不到,我们会生烦恼。求佛菩萨、相信佛菩萨,缘成熟的时候,佛菩萨自然会为我们安排一切。


◎世间无论如何变,万变中我们要求不变,唯一不变的就是'念佛求生净土'。时局险恶,灾难频繁,我们想做好事,而好事多磨,没有清净心、没有智慧和定力,没有办法应付灾变。所以心一定要清净,要能够定,才有智慧知道如何解决问题。净空法师法语

 ◎平日处世待人接物,都要用清净、平等、慈悲的心。慈悲要有理性、觉而不迷,不是感情用事;清净心是随缘不攀缘,凡事顺其自然。心地清净,不管环境再复杂,也能看得清楚明白;心不清净,想看也会看错。所以清净心能生智慧,这是自性的本能,我们现在失去本能,是因为妄念很多、心散乱,如果心清净,有定力,六根能力自然就恢复。


我们个人修学的原则是三福、六和、三学,接触大众的时候,则是历事练心,要遵守六度、十大愿王,保持心地清净,才能够成就自己的道业。


’三福’是个人修学的基础。
第一条:‘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。’
第二条:‘受持三归,具足众戒,不犯威仪。’
第三条:‘发菩提心,读诵大乘,深信因果,劝进行者。”

‘六和’是我们处众的基本原则:见和同解,戒和同修,身和同住,口和无诤,意和同悦,利和同均。

‘三学’是戒、定、慧,是佛法的总纲领。在《无量寿经》经题上‘清净、平等、觉’,清净是戒学,平等是定学,觉是慧学。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~根深不怕风摇动,树正无愁月影斜~